率先探索統一大市場 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形成新發展格局
■ 鄒新月 矯萍
提要
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前提下,粵港澳大灣區可以率先探索出推動“統一大市場”的有益經驗,以高端要素集聚推動大灣區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粵港澳大灣區需要著力推進“四個打造”,即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體系先行區、打造全球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新孵化區、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示范區、打造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安全區。
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其中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意見》提出,鼓勵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前提下,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工作,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積極總結并復制推廣典型經驗和做法。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的結合與對接區,是國家全面承載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運行過程,銜接供給需求體系、連接國內外市場的重要平臺。其獨特的區位優勢、開放的制度環境、完備的產業體系、良好的創新土壤、成熟的資本市場,將使其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最佳紐帶。
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前提下,粵港澳大灣區可以率先探索出推動“統一大市場”的有益經驗,以高端要素集聚推動大灣區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要率先實現“立足內需,暢通循環”,促進國內經濟資源以高效、公平、精密的方式“向心集聚”,以開放、共享、合作、互惠的模式“向外輻射”,推動國內市場高效暢通和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等目標的達成,粵港澳大灣區需要著力推進“四個打造”,即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體系先行區、打造全球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新孵化區、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示范區、打造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安全區。
1
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體系先行區
過去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依賴外循環較多,這種外向型經濟結構的存在,意味著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是其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工作主線。圍繞這個工作主線,短期要重點關注量的平衡,思考大量外向產能如何轉入國內大循環;中長期要重點關注質的提升,依靠高品質的供給占領市場、實現良性循環。打造雙循環市場體系先行區要在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以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為重點,暢通產業循環。對優勢產業集群進行充分梳理,構建以我主的產業鏈;對標最高最好最優,尋找關鍵技術和環節的缺失和瓶頸,推動各市重點做好產業鏈關鍵環節、缺失環節以及高端環節的項目招引;注重培養“鏈主”企業,發揮“頭雁效應”,做好產業鏈的補鏈、強鏈、延鏈工作;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加快推動先進制造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自主可控性和產業供給多樣性。
二是以優化提升現代流通體系為著力點,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強現代流通體系頂層設計,從產業政策、科技政策、財政政策等角度,高度重視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四流”融合,更新監管體制、監管標準與手段;穩步推進國內國際聯通大樞紐建設,加強數字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數字技術提升城市間尤其是面向港澳的物流運輸效率,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本土現代物流企業;重點支持與5G相結合的新零售、新物流等新業態優先發展,積極推動存量商業資源的數字化轉型發展;加快打造廣州、深圳兩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聚集全球資源要素與大灣區市場對接;加大電商平臺建設力度,鼓勵跨境電商發展;支持外銷產品轉內銷,強化內外貿融合發展。
三是搶抓RCEP新紅利,著眼于與其他國家重大戰略布局相銜接。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靠近東盟10國的地理優勢,加大宣介力度,積極爭取各締約方資本和優質項目進入中國第一站放在大灣區,其所屬公司的中國總部甚至亞太總部設在廣州、深圳,尤其是加大對東盟10國的分撥集散業務和營銷網絡建設,繼續提升出口競爭力。主動對接京津冀協同、長江經濟帶開發、長三角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海南自貿港等國家戰略,在國內大循環中,重點是推動泛珠三角合作區建設,抓住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區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有利時機,提高交通通達和市場對接效率,構建一個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中心的巨型扇面經濟區。
2
打造全球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新孵化區
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形成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推進科技創新。創新驅動實質是人才驅動,當前“卡脖子”問題本質上是科技人才匱乏,圍繞產業鏈進行“補鏈”和“強鏈”本質上也是人才鏈的“補鏈”和“強鏈”,只有人才鏈與產業鏈實現廣泛匹配、精準匹配、動態匹配,才能有效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可持續發展,規避因盲目投資造成的重大決策失誤。因此,打造全球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新孵化區,高水平引領創新鏈、產業鏈的融合發展,盡快搶占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尤為重要。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全球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新孵化區可從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突出制度創新和先行先試,持續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對人才戰略進行系統性規劃,形成分類科學、層級清晰、有機銜接的人才引進與培養機制,形成“塔尖集聚頂尖人才、塔身集聚骨干人才、塔基集聚創新人才”的金字塔式人才引育體系,形成“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政策體系。
二是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化程度高的優勢,積極對接全球創新資源,打造與世界級創新灣區定位相適應的科創平臺。依托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戰略科技力量,統籌國內國際兩方面人才資源,組建國際級科研團隊,多方共建世界級創新區;利用好灣區狹長的海岸線資源,布局一些世界級的研發機構總部,為世界一流人才和團隊提供一流事業平臺。
三是營造開放包容的科技創新人才環境,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精準服務、深度服務、優質服務。持續建設全球高層次科技專家信息平臺,制定對標國際通行規則和標準的科技創新人才發展指標與測度方法體系;打造一批頂尖賽事品牌,以賽引才、以賽選才,繼續辦好“金博獎全球高層次人才科技創新大賽”“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等有影響力的賽事,定期舉辦“大灣區科學論壇”等全球科學盛會,擴大國際影響力,匯聚全球創新創業人才;強化以人為本的綜合服務保障,提升人才事業支撐和生活品質,塑造一流的宜居樂業人才生態,激發創新型人才的創作熱情,從而建成世界級創新團隊的向往之地。
3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示范區
與全國一樣,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市場主體信心至關重要,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營商環境的優越與否。粵港澳大灣區的營商環境建設起點較高,目標也更高遠,承擔的使命亦非同尋常。它不只是要帶動區域協調發展,更是代表國家更好參與全球產業競爭和國際化治理的一個重要平臺。因此,營商環境的市場化水平、法治水平、國際化水平等方面,都需要全面對標國際先進水準,持續優化完善。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示范區可從三個方面發力:
一是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充分利用粵港澳區域法治協作優勢,建立營商環境法治評價指標體系。完善營商環境法律規范體系,優化營商環境司法保障體系,發展營商環境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使優化營商環境與法治更好地結合。
二是加強同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營造更加自由便利的國際化營商環境。緊緊抓住“雙區”和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推進粵港澳三地商事制度銜接、職業資格互認和標準對接;加快“數字灣區”建設,持續推進國際貿易便利化改革,高水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口岸樞紐,探索搭建全球報關系統,提升多邊同步通關效率,降低國際貿易綜合服務成本。
三是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實現市場準入暢通、開放有序、競爭充分、秩序規范。加快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創新資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機制,促進要素自由流動,增強粵港澳大灣區在全球范圍內集聚和配置各類資源要素能力,打造全球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的最佳首選地。
4
打造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安全區
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的形成,離不開全面、優質、安全的金融服務。打造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安全區,使科技創新融資、綠色債券發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海外投資布局供應鏈在安全區內實現高效便捷的資金利用與管理尤為必要。粵港澳大灣區打造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安全區可從四個方面發力:
一是金融機構要瞄準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新基建、高科技、大消費、城鎮化”等關鍵領域。搶抓粵港澳金融市場聯通、居民財富增長等機遇,加快研判重點地區的發展前景,以都市圈建設為契機,加快集聚機構、產品、資金、人才等高端要素,加快推動金融科技重大項目落地,加快打造綜合化、全功能的金融集團;以服務新型城鎮化和大消費市場為抓手,加快推動形成協同經營模式;加強與地方政府深度對接,瞄準大消費市場和年輕客群,加快普惠金融和“大零售”戰略實施。
二是創新金融互聯互通機制,促進粵港澳資金互通。建設科技創新金融支持平臺,積極推動港澳私募、風投基金到前海、南沙、橫琴設立分公司,建立多部門參與的外商投資權益保護工作機制,保障外商投資權益。探索進一步降低跨境融資門檻,將融資范圍擴大至粵港澳范圍內所有企業及銀行。
三是在金融科技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力推廣運用物聯網、區塊鏈、跨境第三方支付等科技手段促進監管合作。建立粵港澳金融監管試驗區,設立聯合協調機構,推動灣區內跨境金融服務的監管標準趨同,及時通報和共享金融風險信息,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監測分析合作,創新搭建金融風險監測預警系統、監管信息系統,構建非現場監管指標體系,提高風險精準識別和實時預警能力,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探索建立和完善大灣區系統性金融風險預警、防范和化解體系。
四是建立健全多元化金融糾紛調解機制,探索線上調解等新模式,提升金融審判與金融仲裁的專業化水平。推動形成統一完善的金融法治體系。主動對接國際金融標準,探索包容審慎、富有彈性的金融創新試錯容錯機制,進一步發揮金融標準在打造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安全區中的作用。
(鄒新月:廣東財經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矯萍:廣東財經大學大灣區雙循環發展研究院教授)
手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