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勇當稅收征管改革的“沖鋒舟”
納稅人在福田區稅務局竹子林辦稅大廳通過“刷臉繳稅”渠道
納稅人在深圳市南山區稅務局辦稅大廳體驗5G+VR導稅
深圳市龍華區稅務局智能辦稅服務廳內,稅務人員正在向納稅人介紹
“龍華智稅通”小程序的智能導稅、預審、稅務體檢等功能
2021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簡稱《意見》)圍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深入推進精確執法、精細服務、精準監管、精誠共治,深化稅收征管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深圳市稅務局在上下發力、內外協作中迅速推進,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稅務總局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第一時間成立《意見》落實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出臺《貫徹落實〈意見〉任務分工》,涵蓋6個方面90項措施,明確各項任務主體責任,確保工作對標對表、掛圖作戰,進一步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確保符合全國“一盤棋”戰略部署。
深圳被列為綜合改革試點地區,這是國家稅務總局賦予深圳的光榮任務,也是深圳稅務再改革再出發的歷史機遇。深圳迅速出臺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制定改革試點任務及分工,建立“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設計——處室業務指導——區局試點實施”三級工作模式,確保改革試點落實落地落細,突出深圳創新特色與先行示范擔當,力爭當好稅收征管改革的“沖鋒舟”,為全國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創造經驗。
數字化轉型:打造智慧稅務“新引擎”
2020年以來,許多深圳寶安區的納稅人發現,辦理涉稅業務,以往需要樓上樓下跑,現在前臺業務窗口可就近辦理,而且流程清晰、方便快捷。數據顯示,系列改革措施推行以來,寶安區辦稅服務廳平均等候時長縮短41%,從5.1分鐘縮短至3分鐘;即來即辦即走,業務從無到有,迅速提升至總業務量的25%;納稅人繳費人每月減少約2000次“來回跑”,辦稅繳費成本大幅降低。
以稅收大數據為驅動力,建成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應用效能的智慧稅務;以服務納稅人繳費人為中心,建成“線下服務無死角、線上服務不打烊、定制服務廣覆蓋”的稅費服務新體系,這是落實《意見》的關鍵。這幾年,深圳稅務全力打造智能化網上辦稅體系,運用信息化開展辦稅服務數字化轉型,構建了立體化線上服務格局,辦稅大廳僅承擔“兜底”功能、提供特殊事項辦理和個性化服務,讓“非接觸”成為辦稅常態。
這幾年,深圳稅務全力打造智慧化審批業務體系,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為基層專業科室提供“自動批、精準推、給建議”等智慧審批功能,通過“數據驅動”和“制度驅動”,實現審批業務人工經驗向數字支撐、智能輔助轉變,構建了一個“管理數字化、流程智能化、工作簡約化”的管理環境。
目前,深圳稅務形成了以電子稅務局“網上辦”為主、@深稅“掌上辦”協同、稅企直連“定制辦”補充的“三位一體”立體化網上辦稅體系。數據顯示,電子稅務局提供259項涉稅繳費事項“非接觸式”辦稅渠道,實現了95%以上的涉稅業務流程網上辦理;“@深稅”移動辦稅平臺涵蓋申報繳款、稅務登記、發票業務、文書查詢、證明開具等多項高頻業務,企業用戶超過100萬戶,個人用戶超66萬人,累計上線121項業務,通過手機端實現80%以上的涉稅業務辦理,更好地服務了各類市場主體發展,為企業“減負增效”作出了有力貢獻。
數據還顯示,目前深圳電子稅務局已實現582項辦稅功能,提供“智能填表+AI審批”“套餐式”服務等智慧辦稅體驗,網上申報率超過99.5%,214個涉稅繳費事項可全流程網上辦。
如果把智慧稅務的視角放到最基層,在寶安區稅務局,他們優化業務路徑,重構業務流程,探索出“一窗兩崗三區四即辦”的稅務服務新模式。開設“一窗”打通“前臺”“后臺”,解決納稅人繳費人“多頭跑”問題。開設“稅源管理專窗”,主動前移業務,打通“前臺”“后臺”壁壘,實現納稅人繳費人依申請事項全部由大廳受理,實現了依申請事項100%前臺受理。
設置“兩崗”貫穿“事前”“事后”,破解納稅人繳費人“來回問”困境。在業務流程前端,依托“前置預審崗”,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精準辦事指引等一攬子“售前”服務。在業務流程末端,依托“兜底輔導崗”,對未能辦結事項進行內部協調反饋,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兜底解釋等“售后”服務,使大廳成為疑難問題的終結地,實現了多元化訴求100%反饋解決。
建立“三區”兼顧“個性”“共性”,滿足納稅人繳費人“差異化”需求。設置“交互式”沙龍充電區,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自助學習稅費業務的便利場所;設置“關愛式”咨詢輔導區,對財稅基礎薄弱等各類群體進行“一對一”輔導;設置“集約式”自助辦稅區,整合、補充自助辦稅設備,服務納稅人繳費人自助解決稅費業務。
推出“四即辦”優化“流程”“配置”,緩解納稅人繳費人“候時長”問題。簡單業務“咨詢即辦”,納稅人繳費人無需取號等待,即可在咨詢預審窗口“一站式”辦理50余項簡單業務,業務量約占整體業務量的四分之一。基礎事項“入門即辦”,拓展“全區通辦”業務,入門即可辦理全區全鏈條36項關聯業務,100%告知責任主體,杜絕了以往“來回跑”“踢皮球”的困擾。復雜業務“一號即辦”套餐,按辦稅場景設置套餐式服務。“非接觸式”業務“自助即辦”,引導實現納稅人繳費人“不進廳”。
發票電子化:區塊鏈電子發票鏈上賦能
“以前開紙質發票,開票和遞送過程鏈條長、周期長,最長的時候消費者要半個月才能拿到票,用戶體驗不好。”博士眼鏡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張曉明說,博士眼鏡目前在深圳的納稅主體都使用上了區塊鏈發票。“不需要預先領用,開票金額不受限制,報稅前不需要抄報稅操作,也沒有硬件費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發票電子化是稅收征管改革的突破口。這幾年,深圳稅務全力打造無紙化智能發票體系。在國家稅務總局的授權下,深圳稅務開展區塊鏈電子發票的試點。數據顯示,上線以來,區塊鏈電子發票累計開票已突破6000萬張,開票金額超過900億元,與22家開票服務商及10個報銷平臺實現了對接,已完成注冊接入的企業涉及餐飲、交通、零售、互聯網服務、金融等行業超30000家,其中包括招商銀行、沃爾瑪、萬科、深圳地鐵、招商局等知名大型企業。“區塊鏈電子發票實現了消費即開票的業務需求,為納稅人繳費人發票購買和管理提供了便利、減輕了負擔,同時也完善了稅務機關發票管理風險防控體系。”深圳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為“以票管稅”到“以數治稅”的轉變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直以來,辦稅程序繁瑣等問題長期困擾著稅務部門和納稅人。區塊鏈技術作為有著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點的新型技術工具,契合稅務應用需求。
相較于傳統發票,區塊鏈電子發票將發票的開具、流轉、報銷、申報全流程上鏈,每一張發票都可查、可驗、可信、可追溯、可管控,解決了發票流轉過程中一票多報、虛報虛抵、真假難驗等問題。發票管理數字化,實現了納稅人生產經營“天賦開票權”,使虛開和騙稅再無生存空間,降低用票企業財務管理風險和涉稅風險,也為納稅人帶來諸多實惠。“區塊鏈技術與稅收治理具有高度契合性,在提升稅收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上有很大應用空間。”深圳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說,將區塊鏈技術集成應用到稅收領域,不僅達到提升管理效能、優化信息管稅的效果,還能助力數據生產要素在政務部門間雙向流動,從而打通數據壁壘,提升管理服務效能。
這幾年,深圳稅務還基于區塊鏈,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完稅憑證、《代理出口貨物證明》“一鍵”開具等業務;聯合社保部門上線“區塊鏈+社保”項目,將社保權益到賬時間由過去的1天壓縮到最快1秒,惠及全市1608萬名醫保參保人;上線“區塊鏈破產事務辦理聯動云平臺”,讓商事主體在辦理破產事務時進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目前,深圳稅務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區塊鏈+稅務”應用生態。
數字化稅源管理:“以數治稅”精準監管
“依托‘全景式虛開風險預警體系’,以海量數據構建不同類別的納稅人畫像庫,我們可以從宏觀上掌握每種特征的人群分布,也可以從微觀方面了解各個納稅人的具體情況,讓稅源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直觀,風險管控工作也更有力度。”龍崗區稅務局有關負責人說道。
利用全景式虛開風險預警體系,龍崗稅務部門針對存在虛開風險的稅務登記、稅控發行、發票領用、發票開具等場景,初步建立起風險畫像8張,成熟應用風險指標60余項,月均推送風險預警1500余戶。以“新設立登記戶風險畫像”為例,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龍崗區稅務局自行下發19批次合計26586戶高風險企業進行驗證,風險識別命中率為77.48%,準確有力地打擊了虛開行為。同期,在全市的新設立登記戶戶籍風險任務中,涉及龍崗區風險納稅人1045戶次,占比從31.44%大幅下降至13.83%。
此前,“空殼企業”虛開發票、“假報出口”騙取退稅現象在深圳依舊存在。2020年11月,深圳稅務上線了風險管理數字化平臺,涵蓋19個內控指標及12個跨境風險指標,在事前環節實現業務規則系統化,在事中環節實現內控指標可視化,借助人工智能等技術進一步提升稅務風險管理的“深度”“寬度”和“速度”。在征管環節實現精準監管、精細管理、科學管理;在納稅服務環節,程序和事項性服務逐漸轉化為政策針對性、個性化咨詢,實現從單純的納稅服務工作向高級稅政服務的轉變。
目前,深圳稅務全力打造全流程風險管理體系,并已經在風險管理理論創新、運行機制優化統一、新技術應用上取得重要進展,特別是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了6張風險管理畫像,深圳企業虛開發票在全國的占比已降至0.38%,實現從“紙質+經驗”向“系統集成+智慧管理”轉變,為營造公平公正營商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全方位掌握基礎稅源管理狀況,深圳稅務還借助各區政府政務數據、第三方商業服務數據,開發實景稅源智慧地圖,打通區政府網格員數據,探索稅源網格化管理。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的稅務管理數字化工作平臺上線后,日均在線人數500人,下發任務17256戶次,實現“流程可視化、結果數據化、操作留痕化”,為稅收基礎管理數字化轉型工作按下“加速鍵”。
與此同時,深圳稅務全力打造數字化稅源管理體系。通過打造一體化平臺、明確一系列崗責、完善一攬子制度、建設一支專業化隊伍的“四個一”,努力實現稅源管理100%數字化支撐,風險管理100%精準全覆蓋。目前已經基于數字化工作平臺實現一局式、一科式、一人式、一戶式展現與管理,通過“稅務數字地圖”建設網格化的基礎稅源信息管理模式,可以360度全方位掌控基礎稅源管理狀況。
“通過對內、外部涉稅數據的歸納分析,以數治稅實現納稅人多角度、多維度、全周期納稅遵從精準畫像,實時展現稅源管理現狀,形成稅源管理指標和模型,深圳稅務以數據驅動實現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分級分類精準監管轉變,促進了稅收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和納稅人遵從度、滿意度提升。”深圳市稅務局主要負責人如是說。
定制服務廣覆蓋:稅費優惠政策直達
“2021年,不僅制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現在還出臺新政策讓我們可以在10月份提前享受前三季度加計扣除優惠,如此一來,企業資金得到了進一步釋放,2021年的好政策真是源源不斷。”深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樓志勇說道。
原來,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推出了“升級版”企業所得稅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在2021年10月份納稅申報期允許企業享受上半年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季度優惠。隨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不斷提高,深南電路2020年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約2.5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可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約2.36億元,預計可提前減免企業所得稅超3500萬元。“好政策盤活了資金鏈,讓企業可以加大研發的力度,同時還有能力提高人才的薪資待遇,形成發展的良性循環。”樓志勇說道。
據了解,為了落實落細該項新政,龍崗區稅務局通過數據分析手段主動甄別符合享受優惠政策條件的納稅人,建立轄區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上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企業等重點輔導名單清冊,第一時間組織業務骨干成立政策輔導專家團隊,通過上門服務、定向推送、電話輔導、語音視頻連線等方式,將優惠政策送到企業手里。
這幾年,在服務市場主體方面,深圳稅務部門從“共性服務為主”到“更加注重個性服務”,加大對大數據運用,通過數據分析手段主動甄別符合享受優惠政策條件的納稅人繳費人,精準定位企業需求,多途徑、多形式實現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
在龍崗區,通過公眾號、短信、@深稅等渠道向目標群體精準推送涉稅信息,既實現了納稅人繳費人“被動查”向稅務機關“主動推”的轉變,也形成了“有效推——愿意讀”的良性循環。2021年,已累計向轄區內因存在一址多戶、關聯非正常戶等客觀指標導致當期涉稅事項不通過的納稅人發送短信提醒15872條、向有稅款入庫且當前在重點監控庫的納稅人發送事先提醒13000條,并通過區局微信公眾號推出“出口制造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專題推送。
同時,建立“政策精靈”數字化程序,集成適合龍崗區制造業發展、鼓勵自主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壯大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形成政策庫,通過大數據綜合判斷分析,精準、自動向納稅人推送優惠政策信息、“應享未享”優惠信息,實現每批次短信推送從16小時縮短為2小時,同步減少了40%核查工作量。
手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