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產業“主陣地”!深圳1/4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出自這里
2月15日晚元宵佳節,百萬流明的激光噴涌而出,在深圳上空數千米外的夜空中,投射出相當于一個足球場面積的“全網最高最大冰墩墩”,點亮燃情冬奧的萬家燈火。
這里的云端成像,靠的是光峰科技的ALPD激光顯示技術。這家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是深圳國家高新區科創力量創新發展的縮影。
從1996年成立的深圳國家高新區,不斷砥礪創新,發展至今已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現代化的、植根于深圳本土的科技產業體系,是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突飛猛進的“主陣地”之一,培養了華為、中興、騰訊、邁瑞醫療、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
2月26日,周六,深圳灣畔的威新軟件園,依然人流不少,咖啡店、共享辦公空間和綠色草地上,有不少談項目、聊產品的創業者。
威新軟件園是20多年前由華裔建筑大師貝聿銘創建的貝氏建筑事務所設計,園內綠地率高、容積率低,開放式花園場地一片鳥鳴花香。
誰也未曾料想,30多年前,這里只是粵海街道的一片村落和灘涂。滄海桑田之間,威新軟件園見證并參與了深圳國家高新區高速發展。
1996年深圳國家高新區成立,早期面臨本土高新技術企業不足等短板。數據顯示,1996年初,深圳全市只有6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產值過億的高新技術企業僅20家。
初創時期,高新區項目和投資主要通過招商引資來實現,之后積極創造適合中小企業生長發育的生態,堅持內生成長、自主培育為主,戰略性引進為輔的原則,企業和項目的來源逐漸從引進為主向內生為主的方向轉變,依靠內生培育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現代化的、植根于深圳本土的科技產業體系,逐漸將深圳國家高新區建成高新技術企業的發源地。
到2022年初,深圳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已超2萬家,其中深圳高新區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075家,占比全市超過1/4。
深圳國家高新區自主創新呈現出“6個90%”的特征:即90%的創新型企業為本土企業、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的研發投入源自企業、90%的專利產生于企業、90%的研發機構建在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由龍頭企業承擔。
威新軟件園只是深圳國家高新區的一個縮影。記者在園區看到,這里有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園區服務人員介紹,運營20年,威新軟件園已服務超過30余家世界500強、上市公司和明星企業,包括華為、英特爾、英偉達、亞馬遜、阿里巴巴、松下、大疆、偉創力、安富利等,芯片、5G、云計算、人工智能、無人機等多種新興產業在此碰撞出創新火花。
為更好發揮高新區示范帶動作用,2019年4月,深圳市政府將南山園區、坪山園區、龍崗園區、寶安園區、龍華園區等5個園區納入深圳國家高新區范圍,從“一區一園”擴大到“一區兩核五園”,總規劃面積擴大到159.48平方公里,相當于擴區前的14倍。
此后,深圳國家高新區瞄準科技前沿,不斷提升科技企業集聚度和產業競爭力,構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生態圈。坪山高新區錦繡路,被稱為BT(生物技術)產業大道,這里已云集191家生物醫藥類公司、11家上市公司,包括世界500強企業賽諾菲巴斯德、微芯生物、新產業生物等龍頭企業。
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與深圳國家高新區發展密不可分。如今,園區有近8000家注冊企業,2020年工業總產值為13556.89億元,園區生產總值7852.55億元,經濟總量占全市比重超1/4.而且,高新區年產值過億元企業82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075家,占全市27.3%;境內外上市企業142家,占全市約三分之一。
而且,經過20余年的不懈努力,深圳國家高新區打造了新一代電子信息萬億級產業集群,高端制造裝備、生物醫藥與健康等千百億級產業集群。其中:新一代電子信息、數字與時尚、高端制造裝備、生物醫藥與健康四大產業增加值分別占全市33.86%、60.86%、55.19%、47.83%。
此外,高新區培育了華為、中興、騰訊、邁瑞醫療、大疆等一大批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形成了頭部企業全面領跑、新銳企業多點開花、中小企業如雨后春筍出現的蓬勃發展局面。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深圳國家高新區企業正積極布局全球市場:中興通訊產品服務全球1/4以上人口,業務覆蓋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邁瑞醫療在海外設立43家子公司,11000余名員工遍布世界;海能達在海外設有超100家分支機構,產品銷往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接下來,在“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等重大戰略機遇和《深圳國家高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導下,深圳國家高新區將朝著打造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目標闊步前行。